王志民:家风建设要把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廉洁正直是其核心

发布日期:2016-08-31 来源: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作者:供稿审核人:

 

    8月30日,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王志民做客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在线访谈,就“传承齐鲁优秀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这一话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家风是文化世家的灵魂、命脉、根基和动力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世家、文化名人辈出。王志民介绍,山东文化世家一般是指在山东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才辈出的大家族。从这个角度来讲,山东的文化世家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山东特有的,即圣裔家族,也就是圣人后代的家族,主要包括孔、孟、颜、曾这四大家族。第二类,即主要在汉代和魏晋时期形成的经学世家,以及后期发展而成的门阀士族,最著名的像是琅琊王氏,也就是王羲之家族,还有兰陵萧氏、诸葛亮家族等。第三类,就是隋唐以后由于科举兴盛而形成的科举世家,特别是明清时期山东科举非常兴盛,产生了大量的有重大贡献、有影响的科举世家,如桓台王渔洋家族、诸城刘墉家族等。这些文化世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做出巨大贡献,在众多山东文化世家中具有代表性。 

  在中国传统家风中,齐鲁家风是优秀代表。这其中,家规、家训乃至家风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王志民介绍,一个文化世家,从形成到发展、到兴盛,家风是灵魂、是命脉、是根基、是动力。具体而言,家风连接着家族的上下代,是精神的连线;一个家族形成了优良传承的系统,是文化生长点的命脉;家庭里的小孩从小就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这就是成才的根基;而成人后在外做官,家族又是他在干事创业的动力。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家风也可以说是最根本的文化的精髓。 

  廉政思想是家风的灵魂和核心 

  在家风中,特别是在这一些文化世家的家风中,廉政思想是整个家风的一个灵魂和核心。王志民认为,文化世家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着眼于未来,落脚到教育,落实到对子女未来成长的发展。所以,把德育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德育里廉洁又是核心的成分。同时,文化世家大部分是人才辈出、科甲连第、簪缨相接,更侧重于关于廉洁的教育。另外,这样的家族大部分世代为官,要保持家族的昌盛,在家风的传承当中,在家风的熏染当中,这个家族在上一代到下一代,就特别重视廉政,从小培养廉政思想,将来走到社会上去以后,能够在廉政方面,树立正确的从政意识。 

  王志民认为,廉洁教育在家风中的贯彻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条,优秀的文化世家大部分是先祖示范、传承后世。崛起的一代先辈事业成功、道德高尚、廉洁从政,所以才能得到国家的承认,在社会上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个先祖也就成了后代子孙学习的榜样。第二个途径,家训来传导,家规来惩戒。特别是像王渔洋家族,王重光在第一代做官之后就写了家训,他的儿子王之垣把父亲的教诲编成《念祖约言》,用父辈的教育提醒自己。到了王渔洋,又对祖上的家训进行整理,专门写了《手镜》,寓意手里拿着镜子每天都照一照,时刻警醒。第三条途径,就是时时传导,严于自律。家族成员在外做官,上代人时时提醒他严格要求自己。有这三条途径,一个能够数代人才辈出的家族,通常也是数代为官清廉的家族。 

  在家风建设中要把道德建设放在第一位 

  现代家庭教育往往注重知识,注重考试是不是考第一名,学习成绩怎么样,恰恰忽略了道德的养成和精神的培育。谈到传统家风中的廉政思想对今天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和教育意义时,王志民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就是要重视个人的家风建设。这是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在家风建设当中要把道德建设放在第一位。第三,廉洁正直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核心。把家风建设好,重视个人的家风建设。这是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对上一代人的交待和传承,对下一代人营造良好的生长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人人生的责任。 

  “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这个道德是讲仁义礼智信的,仁义礼智信本身是传统道德的一个核心,是它的价值观。按照这个来讲,仁,讲爱人;义,(讲品格)有很好的境界;礼,讲要讲礼法、礼仪;智,要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增长知识,要有才干;信,要讲诚信。所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道德建设是放在第一位的。”王志民说。 

  最后,王志民介绍,在文化世家当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一人成功是众望所归。但同时,全家人也如履薄冰,都来盯着你、关注你。就像王渔洋在扬州做推官时,他母亲每天要提醒他,要公正断案,要清正廉洁。一人在做官,整个大家族心系于这一个人。所以,在家风当中,廉政思想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核心。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