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扣好“做人的扣子”

发布日期:2015-06-05 来源: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作者:供稿审核人: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要坚持品德为先。”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这不只是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殷殷嘱托。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生万事,起于幼学。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学识和涵养的启蒙时期,也是品德修习的奠基阶段。精神和品格的塑造,远比灌输知识、培养能力更为关键。正确的教育能够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而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绵延不绝的养分。 

  接人待物的礼貌规范,做人处事的德行操守,敬畏法纪的规则意识,这些基本素养的习得,要靠少年儿童自身的学习和历练,不说谎、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自觉排队等一件件小事做起。家长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教育规范同样不可或缺。反观当下,价值观培育和美德教育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大打折扣,家长的一些不良习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往往成为少年儿童成长的反面教材。 

  不可否认,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资源紧张、竞争加剧的时代,“不输在起跑线上”左右着许多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而人生起跑线前最重要的一项素质便是品德修养。修身是安身立命之本,在品行大方向上跑歪了,能力的引擎越强劲,越可能犯下悖德乱法的谬误。由此而言,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的扣子,永葆赤子之心,必须建立常态化的道德教育机制,营造积极向善的环境,由全社会为祖国的花朵树起榜样与标杆。 

  正如哲人所言:“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少年儿童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引导少年儿童打好修身做人的价值观根基,呵护好少年儿童的品德,就是呵护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文亦武)(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5-06-03)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