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迟丽华:反腐败要抓早抓小 治病救人

发布日期:2014-10-17 来源: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作者:供稿审核人:

 

    10月16日,省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迟丽华做客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在线访谈”节目,围绕“反**要坚持抓早抓小”这一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惩治**:既要治病于已然,更要治病于初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反**要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有的网友提出对这项工作不还太熟悉,迟丽华介绍,中央领导同志做出抓早抓小的重要论述和部署,是基于党中央对当前反**斗争形势的清醒认识,应该说是表明了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体现了零容忍惩治**的坚定态度。 

  对此,迟丽华也谈了自己对这项工作的理解。首先,抓早抓小是反**斗争形势的必然要求。当前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和反**对垒呈胶着状态。在这种形势下,反**任务依然艰巨,一方面,要坚决惩治**,通过“打老虎、拍苍蝇”,清除**存量;另一方面,又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减少**的增量,从而实现遏制**蔓延势头这一目标任务。 

  其次,抓早抓小表明了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从严”,就是无论什么行为表现,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不论职务高低,不分事情大小,都必须严肃查处。既要严查大案要案,也要早抓“小问题”,只有大小齐抓、早抓早管,才能不留死角地清除危害党的机体的“毒瘤”,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三,抓早抓小体现了党中央零容忍惩治**的坚定态度。一些地方和单位对种种“小**”不以为然、不去制止,导致一些党员干部从“小贪”、“小违规”开始,一步步走向了犯罪深渊。因此,必须本着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对社会负责、对干部负责的态度,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抓早抓小、治病救人,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多措并举:以“四个早”为抓手,把抓早抓小落到实处 

  在访谈过程中,有网友提问,山东省在贯彻中央抓早抓小要求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对此,迟丽华用“四个早”作了具体解答。 

  着眼“早发现”,加强和改进**、巡视等工作。积极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公开举报电话、公布举报信箱、设立领导**接待日,在山东省纪委监察厅网站设置“我要举报”专栏,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问题发现渠道。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举报70923件次,同比增加了近一倍。 

  对发现存在一般性问题的党员干部,早打招呼“早提醒”,有针对性地开展约谈。深化县级党政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全委会述廉试点,现已扩大到70个,规定述廉要聚焦廉政问题,纪委委员现场要询问和测评,上级纪委对有苗头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同时,针对巡视、**、审计等渠道了解到的有关问题,“量身定制”谈话内容,及时指出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抓住不放“早纠正”。省委、省纪委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盯重要节点,持之以恒狠抓正风肃纪和整改落实。去年以来,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653起,处理5670人,其中党政纪处分1440人。坚持对顶风**行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十八大以来,省纪委分8批通报曝光典型问题58起,起到了警示震慑作用。 

  对涉嫌**违法的问题线索,抓紧核实“早查处”。主要是做到三个“抓”:一是抓大不放小。在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贿赂、徇私枉法、腐化堕落、失职渎职大案要案的同时,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官不大”、“钱不多”、“事不大”的小案。二是抓早不养痈遗患。对一定时期以来所有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的线索大起底,集中梳理排查,两次调整线索处置方式,增加“谈话函询”类。对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问题,及时通过谈话函询的方式进行处置,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去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谈话1700人、函询747人,了结处理2228人。三是抓快不放缓。发现问题“露头就打”,查清主要**违法事实就移送,缩短了办案的周期,大大地提高提高了查处效率,达到了运用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代价,最大限度地惩治**的目的。 

  勇于担当:纪委要担负起重大政治责任,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提升到新高度,这就给纪委落实监督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迟丽华表示,监督责任是纪委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各级纪委必须在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工作过程中,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抓早抓小的责任担当。 

  首先是树立“两种意识”。一是树立没有抓早抓小就是失职的意识。迟丽华表示,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就是通过监督执纪问责,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该敲警钟没有敲,该扯袖子没有扯,该踩刹车不忍踩,该举棒子不敢举,那就是对组织、对事业、对干部的不负责。二是树立正人先正己的意识。只有自己站得稳、立得端、行得正,才能保证监督执纪问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抓早抓小才能落到实处。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毫不放松地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做到对自身的监督更加严格、执行纪律更加刚性,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 

  其次是强化“三种能力”。第一是敏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要练就辨别、判断、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从**举报和网络舆情中,从巡视监督和审计工作中,从干部群众的评价反映和社情民意中,敏锐、及时地发现问题。第二是提高谈话提醒的能力。及时谈话提醒是抓早抓小的一项基本方式。既要提高谈话质量,直指问题,促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错误、认真整改问题、自觉廉洁从政;又要讲究谈话方法,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引导被谈话人把心打开、把事摆开、把话说开,使其心服口服、真转实改。第三是严格执纪问责的能力。对违反党纪条规的,必须严格执纪问责,促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发现问题后尽快查清事实,准确定性量纪,实事求是区分责任,正确追究责任,防止失宽失软。坚持以案明纪、以惩促建,通过案件剖析,总结教训,堵塞漏洞,举一反三,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文章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上一篇:下一篇: